再比如现在有了电视,每个人都可以看明星唱的歌、演的戏,而过去只有少数富有的人、皇宫贵族才能享受现场直播式的演出。
对通货膨胀本身,我们大可不必过度害怕,需要研究的是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及其所引起的后果。严重的决策审议性问题。
基本收入帐户资金的来源。公民基本收入帐户制度的操作者,只能是中央政府或全国性政府。短期看,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诚意,必将深得民心。按新加坡450余万人口来算,这次人均获得政府派发400新元的红包,相当于人民币1600余元。但是,当下中国所面临的严峻金融形势,中国政府需要善加运用中国的货币主权,即中央银行巨额发行人民币,注入每一位在世中国公民的基本收入帐户中,同时辅之以其他政策手段,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
目前的情势下,中央政府需要做一件实在事情取得人民的信任。当代中国的金融体系、人口管理水平已经具备建立这种制度的的技术条件。这种完整的产业链、资金链是中国在未来不会受经济波动和外来冲击的各种危机很重打击的根本保证。
需要以法令形式确定这些国有财产经营机构的法律地位,这些机构的资金由财政部发行专门的建设债券筹集,其运营由财政部和国资委等部门联合监管。即使出现了某些危机现象,中国发生的经济问题也完全有可能不象泰国陷入危机时那样急剧、那样具有戏剧性。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首先爆发于泰国,然后迅速在亚洲各国蔓延。尽量减少新在中国开设的外商投资企业。
其次是产品主要在中国国内销售或能够主要在中国国内销售的企业或其分支企业,收购时原则上应要求中方必须持有企业51%以上的股权,且销售渠道和网络必须由中方控制。而这样过多的外汇储备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多年积累的经常项目赢余,另一方面是多年流入的外资。
中国出口和贸易顺差的这种急速上升令人感到可疑。允许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和商业化地购买国外资产,在减少外汇储备的同时却没有相应地减少我国对外的隐性偿付义务,一旦经济衰退的骤变导致大批资金想要流出到境外时,我国还要履行同样多的对外隐性偿付义务,却没有了应当用于履行这一义务的外汇储备,缓解骤变冲击的能力因此而降低。仅就此一点,动用外汇储备以减少国内的外债和外资资本金就是同时扼制经济过热和过冷的骤变的最佳方法。目前中国境内外资金的跨国界对流已经大到了完全不必要的程度:我国是资金净流出国,但是一年至少有6百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这样大的资金流入,这意味着我国一年的境内外资金跨国界对流至少为6百亿美元。
对房地产市场,政府也应在房屋售价已经显著低于未来房租的贴现值时购入城市的一部分房产,以稳定房地产市场。允许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确实有可能显著减少中国的外汇储备,但它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中国爆发金融危机、受到金融冲击的危险。尽可能停止中国企业在境外的上市、发行股票和债券。当宏观经济萧条时盈利率显得很低,资金的大量流出使本国货币的汇率降得过低,通过使进口品昂贵而提高消费品价格,增加名义工资上涨的压力,使企业的盈利显得更低,从而进一步加剧经济的萧条。
——上述所有各项措施,都应当有利于建立并稳固地维护由中国自己本国控制的完整的产业链、资金链。这样,抑制资金的跨国流动实际上为每个国家稳定本国经济、抑制本国经济在过热与萧条之间过度波动所必要,尤其对目前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
不仅如此,也只有第三种方法才是真正同时扼制经济过热和过冷的骤变的有效方法。资金转向外流会通过某些传导机制造成进一步的金融灾难:在资金转向外流时,企业和金融界的资金—债务链断裂使金融体系解体。
我们当前在这两方面陷入的两难境地,来源于巨额资金在我国的国内与国外之间的猛烈跨国界流动:当这些资金大量涌入时,我国的外汇储备激增,造成了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为扼制投机性外资的流入,应进一步加紧限制外国人、外国企业购买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并逐步走向最终禁止外国人、外国企业购买中国上市公司股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对外负债、主要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而吸引的外资流入至少达8千亿美元以上。——尽可能减少积存尚未清偿的外债,其中包括中国境内法人和自然人对外国所欠债务、贸易信贷和发行的债券等。而在目前的全球化经济中,这样的骤变还会导致资金从内流变为外流,使一国货币在汇率上贬值,甚至导致一国陷入对外支付上的危机。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过多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体现的主要就是这样的资金跨国界对流。
而当大量资金急于流出中国时,我国就会面临东亚国家经历过的那种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外资的流入是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已经成了造成中国经济过热和泡沫经济、威胁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主要因素。
最近几个月的股票市场价格暴跌,充分暴露了此前一年中股市泡沫生长的危害,说明了搞牛股市的政策是非常错误的。前两种方法不可能减少资金的跨国界对流,只有第三种方法才可能减少资金的跨国界对流。
基于上述考虑,制止外汇储备增加的最正当的方式是制止借入新的外债、制止新的外资投资,减少外汇储备的最正当的方法则是偿还外债,清偿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金。1997年泰国急剧陷入金融危机以一个戏剧性的事件为标志,那就是泰国由于外汇储备迅速流失而无法维持泰国货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而不得不让泰铢对美元在1997年7月2日大幅度贬值。
有些部门应当进行全面的内部重组,强令外资全部退出,现有的外资企业或外资持有的企业股权则由国有的控股公司或投资基金收购。拖延不履行偿还外债义务者,应以法律手段强制其尽快履行偿付义务。2008年春天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很象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泰国。对任何无力履行偿付外债义务者应立即启动破产程序,并尽快完成破产清算,以结清其所欠外债。
由于最近几年将资金投入中国有获得暴利的极大可能,中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中应当有相当一部分是为输入资金而伪装出口所造成的。——对于批准允许的外商对中国进行的新的绿地投资,应尽可能将项目的所有者变为中国的国有控股公司或投资基金: 对产品主要在中国国内销售或能够主要在中国国内销售的企业,要求项目必须由中方占有51%以上的股权,且销售渠道和网络必须由中方控制。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虑,目前我们一方面应当坚决实行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冷却过热的经济,遏止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则要防范宏观经济形势的骤变造成金融危机和严重的经济萧条,防范宏观经济形势骤变为资金急剧流出、大批企业破产倒闭和失业剧增。目前中国的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还不能自由兑换,因而本国公众不能自由地购买外汇到国外投资,中国人清偿外国债务和外国人撤回在中国的投资时在法律上也无权自由地购买外汇。
资金转向外流造成的本国货币贬值使本国金融财富减少,并因此而减少本国的总支出。中国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有可能发生恐慌性的崩溃,这种崩溃有可能导致中国的整个金融体系陷入危机并造成严重的经济衰退
但问题还不仅仅如此,由于世界性一边倒地强烈预期人民币升值,各方巨额投机性资金早已潜入中国内部,准备参加一场吸血盛宴——笔者没有这方面的具体数据,但这是一般普通人都能预见的事实(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表示,今年单月热钱的流入量大概是去年的3倍)。我们已经准备拱手送人的2000亿美元也应该足够我们建立这一制度了。即使是对于欧洲这类传统盟友,在后者威胁到美国经济地位的时候,美国都会毫不手软地予以打击(例如美国就曾侗言摧毁欧洲准备开发的伽利略卫星通讯系统)。他们可以在拿出少部分通过税收的方式养活本国低收入人士后,整体上都过着富足的生活。
从根本上说,这项制度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慈善事业,而是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稳定器,是政府有责任生产的一项公共产品。很不幸,上述两难择一的假设情况在最近几年的中国正在真实上演。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的结论是:全球性需求结构的变化、美国长期的巨额双赤字以及由此引起的各国对美元储备的大幅度消减,是造成当今世界性通货膨胀的三大主因。进入专题: 通货膨胀 。
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营销渠道,才不至于在超级资本主义时代沦落。根据我们前面提到的理由,只要两个经济体各自的物价水平不变,其货币汇率将仍旧是合理的,通货膨胀也不会发生。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